展会时间: 2026年2月
展会地点: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二期)
主办方: 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
近年来,中国汽车产销保持稳定增长。2023年1-7月,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52.6万辆,同比增长41.7%,市场渗透率达29%。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,但也面临巨大挑战,如供应链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、价格战加剧、行业内卷等。主要原因包括行业规模短期内增长受限、芯片等“卡脖子”技术发展受限等。行业急需一个系统、专业、垂直的技术、产品和合作洽谈平台。
100+垂直媒体和行业KOL报道,预计曝光量以“亿”为单位。
新能源车企的挑战: 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以来,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70%,2023年底有望突破2500万辆。车企在车型设计、技术攻关、制造和服务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。
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: 截至2023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约4500家,周边配套企业(如充电桩、充电柜等)约1500家。供应链企业包括专注行业的新企业、燃油车供应链企业转型、其他行业转型企业以及为新能源汽车打造生态的科技企业。
技术迭代: 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平均每6个月一次小的升级,每一年一次大的迭代,主要依靠车企自身研发。
对比燃油车: 燃油车技术升级一般每4年一次,技术迭代平均8年一次,80%的技术迭代依靠供应链企业完成。
供应链现状: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4500家左右,科技企业占比25%,传统企业占比45%。中小型企业中,入局行业最长的5年,最短的仅3个月,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35%,倒闭或转业企业15%,综合增长率20%左右。
技术型企业: 技术研发投入大,但技术转化难,产品难以被车厂接受和应用。
科技型企业: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共识,但车厂也在搭建自己的用户生态,科技企业需量力而行,做特色产品。
资本投资: 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犹豫,面对复杂技术不知该投谁。
3000万辆电车保有量: 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时,供应链企业将开始盈利,行业迎来发展拐点。2024年,中国电车保有量有望突破3000万辆,供应链将进入快车道。
专业展会: 帮助企业拿订单、建渠道、树品牌,帮助车厂找到好产品,帮助资本找到优质企业。
智能座舱: 未来属于智能座舱,展品包括智能座椅、ADASgaoji辅助驾驶系统、数字智能驾驶舱等。
智能网联: 展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、算法、处理器/微控制器、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。
电池系统: 展品包括动力电池、BMS电池管理系统、充电站智能电网解决方案等。
电控系统: 展品包括整车控制器VCU、驱动电机控制器、逆变器、变频器等。
底盘系统: 展品包括副车架、控制臂、转向节、电动助力转向等。
电机系统: 展品包括直流电机、交流异步电机、永磁同步电机等。
空调系统: 展品包括空调压缩机、PTC加热器、冷凝器等。
刹车系统: 展品包括制动盘、刹车片、卡钳等。
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创新论坛
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供应链技术发展论坛
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换电技术分论坛
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创新论坛
汽车芯片与半导体技术应用论坛
新能源汽车开发与轻量化创新峰会
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及连接技术高峰论坛
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技术论坛